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大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帮扶和保障力度的指示精神,扎实推进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按照《昆明市总工会关于印发建立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长效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昆工办〔2019〕13号)的要求,结合东川实际,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关于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把“精准”贯穿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全过程,坚持把临时性救助式的帮扶及时转变为落实政策建立机制的长效式服务,明确工作目标、突出工作重点、抓住关键环节,持续发力,做到一般困难机制帮、突发困难及时帮、突出困难重点帮,帮助全区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实现小康,为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不懈努力奋斗。
二、目标任务
(一)对存量建档立卡困难职工进一步开展精准帮扶,确保2020年前全部实现解困脱困。
(二)建立困难职工解困脱困长效机制,构建预防和帮扶并重的服务职工工作平台。
三、工作对象
全区各企事业单位中,已上报全省工会帮扶工作管理系统的在册困难职工,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一)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经政府救助后仍生活困难的职工家庭。
(二)家庭人均月收入虽略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但由于本人或主要家庭成员患病、子女上学、残疾、单亲及其他特殊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职工家庭。
(三)家庭人均月收入在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3倍以内(含),但因职工本人或主要家庭成员遭受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原因导致生活困难的。
四、工作措施
(一)分类帮扶、因户施策,深入实施七个一批
1.就业创业解困脱困一批。对于有就业能力的困难职工,全区各级工会还需积极组织其参加就业创业培训,帮助困难职工找到新工作或提升就业能力,从而实现家庭增收,进入脱困预期。
2.医疗保障解困脱困一批。对于因病致贫的职工家庭,全区各级工会需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及职工医疗互助全面覆盖的基础上,在治病有保障的前提下,再辅以困难救助,通过保障加救助实现病困职工家庭病有所医、贫有所养,进而逐步摆脱困境。
3.助学措施解困脱困一批。对于有子女上学并致困的家庭,区各级工会需通过金秋助学活动及时给予帮扶,并开展专项救助活动进行救助。同时还需积极帮助这类家庭申请国家和社会提供的各类助学项目,以解决职工的燃眉之急,帮助其早日脱困。
4.落实社保解困脱困一批。对于无法落实社保致困的家庭,通过重点帮助落实各项社保政策,实现制度保障,高度关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化解过剩产能企业中的困难职工,做好社会保障政策落实等工作进行帮扶。
5.住房保障解困脱困一批。全区各级工会需积极衔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为没有住房和居住危房的困难职工家庭落实有关保障性住房政策,通过配租公共租赁住房、租金减免、发放租金补贴等方式帮助困难职工家庭缓解住房危机。
6.政策支撑解困脱困一批。通过工会牵头协调,相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建立政策项目清单,全区各级工会要帮助困难职工落实各项救助保障政策,确保困难职工应享尽享政府提供的各项公共服务政策,从而使困难职工得到相应的政策、社会等资源的帮助支撑,生活状况逐步改善,达到解困标准。
7.兜底保障解困脱困一批。对于从政策落实、就业等方式帮扶后还在持续困难的职工,各级工会还应通过筹集资金、协调救助等措施给以兜底保障,按月给予生活救助及慰问,引导职工管理好家庭收入、优化家庭支出,保障基本生活。
(二)突出重点,精准帮扶,实现“两有五保障”
通过困难职工解困脱困长效机制的运转,夯实建档立卡困难职工 “两有五保障”。
1.“有吃”的基本生活保障。建立困难职工家庭粮油指标跟踪调查机制,实现对困难职工食品消耗情况的了解和掌握;确保困难职工家庭粮、肉、油等食品物资供应的稳定,对职工家庭食品消耗情况进行记录分析,针对具体情况给予帮扶。
2.“有穿”的基本生活保障。建立困难职工家庭生活必需用品的动态管理机制,实现对困难职工生活情况的了解和掌握;确保困难职工家庭衣物、床褥、电器等生活用品有保障,并对职工家庭生活用品耗损情况进行记录分析,针对具体情况给予帮扶。
3.就业保障。建立困难职工就业帮扶机制,通过加强困难职工技能培训、提供就业指导、就业帮扶,实施再就业或创业;通过落实就业政策,确保困难职工家庭能就业人员至少有一人就业,并对职工家庭就业或创业情况进行记录分析,针对具体情况给予帮扶。
4.就医保障。建立医保政策落实情况调查机制,确保相关政策落实到位;通过落实医疗保险政策、大病救助、职工医疗互助等方式确保困难职工家庭病有所医。
5.就学保障。建立职工子女就学政策落实情况调查机制,确保相关政策落实到位;通过落实相关政策,实施“金秋助学”等解脱困教育帮扶制度,确保困难职工子女就学得到资助。
6.社会保险保障。建立社会保险政策落实情况的调查机制,确保社保政策落实到位;通过落实相关政策,确保困难职工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正常缴纳。
7.住房保障。建立住房保障政策落实情况的调查机制,确保住房政策落实到位;通过落实相关政策,确保困难职工家庭有安全稳固的房屋居住。
(三)建立保障机制,确保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取得实效
1.建立困难职工服务体系,筑牢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服务机制。健全完善区级职工服务中心服务体系,不断拓展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以区级职工服务中心为依托,推行“单位授权、窗口受理、后台办结”运行模式,为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提供一站式前台帮扶服务,为困难企业提供生产资料、资源服务、政策扶持、法律服务、资金支持、土地盘活、职工综合培训等帮扶,有效促进困难企业发展,从而帮助企业职工提高生活水平。建立困难职工帮扶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困脱困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有针对性地做实、做好帮扶脱困工作,筑牢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后台服务机制。
2.建立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攻坚工作局面。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行业支撑、工会牵头、单位负责、社会参与”工作体系,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全区各部门脱贫攻坚政策措施与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有效对接、系统集成、全面覆盖,切实发挥工会各类帮扶救助平台作用,发动、整合社会救助帮扶力量,创新帮扶工作,聚焦发力,帮助困难职工尽快解困脱困。通过整合资源,搭建工作绿色通道,统筹做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确保绝对困难和相对困难职工都能得到相应帮扶,绝对困难职工基本生活有保障,促进低收入职工提高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3.建立“五个一”联系制度,困难职工制度,强化联系基层,服务职工的实际效果。不断完善以“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为内容的“下基层,进企业,学劳模,访职工,办实事”等活动,推进落实“五个一”联系制度。工会干部结对帮扶困难职工,采取“一帮一”,“一帮多”的形式,明确帮扶对象,落实帮扶责任。通过结对帮扶,为每个帮扶对象在“艰苦创业,安居乐业,完成学业”等方面解决实际问题,帮助改善生产生活状况,增强其脱贫能力和生活信心。
4.建立全国级建档困难职工子女就学帮扶制度。针对全国级建档立卡困难职工(含3年内已解脱困职工)的子女、按照动态管理要求新增全国级建档立卡职工子女、就读于公办学校小学至大学本科的全国级建档立卡职工子女,根据在读:小学100元每月;中学200元每月;高中(含中专)300元每月;大专400元每月;本科500元的标准,每月发放一定标准的帮扶金给予帮扶。
5.建立建档立卡困难职工及部分相对困难职工实施医疗互助金补助制度。针对工会帮扶工作管理系统建档立卡的全国级建档困难职工(困难农民工)、曾经属于全国级建档困难职工,已经实现解脱困,但仍需持续帮助,防止返贫的职工、供给侧改革分流及困难职工和孤居老职工进行医疗互助参互缴费补助,给予帮扶。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是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重要保证,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重要内容,是新形势下强化服务、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为认真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区委、区政府成立了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组织领导、工作谋划、部署推进、督促检查。各级工会要把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摆在突出位置,认真抓实抓好。各相关部门要按照区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密切配合,扎实做好困难职工的解困脱困工作。
(二)加大投入力度。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在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中加大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力度。当前,要积极化解落后产能、过剩产能,支持引导困难企业健康发展,实现转型升级优化。将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列入区政府扶贫攻坚专项资金和财政预算中,并逐步增加资金投入,带动建立多元化解困脱困资金投入机制。集中各方优势力量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积极整合现有各项民生政策、资金、项目用于解困脱困工作,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其中,鼓励社会组织、慈善组织等力量投入到解困脱困工作中并发挥积极作用。同时,要加强对解困脱困资金使用的检查监督力度,确保各项投入发挥最大实效,确保各项投入精准滴灌,用到点上、用到根上。
(三)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各级工会要大力宣传关心关爱困难职工的政策措施,把社会各方面参与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充分利用新兴媒体等各方力量,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关爱困难职工群体,及时报道各部门积极参与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的典型经验和做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加强对困难职工的思想教育,鼓励他们坚定信心、不畏艰难,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振信心、凝聚力量,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美好未来。
昆明市东川区总工会
2019年7月2日